1.问题的根源:光携带能量
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光蕴含着能量。在这些能量的作用下,文物表面的分子或者分解,或者和其他物质反应,从而失去了原本的特征。
衡量光的能量,最常用判断标准就是眼睛感受到的明亮程度,所以在讨论可见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光强折合为人眼感受到的亮度。
在纯粹的黑暗中保管文物当然最理想,但这样就失去了文物的教育和审美意义。好的博物馆会严格控制馆内光源,既能让参观者肉眼看到重要细节,又能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但再好的控制,面对外来的闪光灯也会化为泡影。
2.光和展品的耐受力
3.纺织品和绘画
多彩的织物依赖于各种染料。染料本身的脆弱,也使彩色织物更加难以保存。染料的 “光漂白”便是罪魁祸首之一。染料的光漂白就是指染料在光照作用下发生褪色。一般光促进氧化途径是最容易发生的途径,因为对光的要求不高,再加上无处不在的氧气,在平常条件下就很容易发生。
绘画,还会使用各种无机颜料,比如铅白,朱砂等等。亮黄色的绘画颜料中会使用一种叫做硫化镉(CdS)的成分,因其着色力强、稳定性以及颜色鲜亮,而广受画家们的欢迎。但是在可见光的作用下,硫化镉中的硫会被逐步氧化成硫酸根。
而光照对藏品的破坏又何止这一种——红外光的热效应可以加速纸张、木器等纤维素丰富的藏品脱水开裂;而有机藏品,比如动植物标本、骨器等中富含的羰基、芳基等发色团,同样可以在光照的条件下被激发,发生氧化,或干脆直接被分解。
闪光灯一次小小的闪烁,日积月累的伤害足以产生水滴石穿的效果。为了历史的厚重可以千百年的传承下去,请关闭闪光灯。